跨境电商的成本控制策略,跨境电商的成本控制策略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跨境电商的成本控制策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跨境电商的成本控制策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商跨境贸易拿货成本及运输成本怎么算?
产品利润=零售价格-供应商报价-国际物流成本-综合成本(人工、平台费用、包装、P4P推广成本等)。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你可以选择一个榜样店铺,选择一个产品看它的商品价格、销售业绩;再在1688选择一个同类供应商,大概了解一下进货价格,算一下基本的综合运用成本,你就基本上可以算出这个产品是不是有利润,赢利能力怎么样。还有一个小技巧:一般来说优质的跨境商品会有5到10倍的利润。
跨境电商卖家要如何做出物流成本最优化选择?
节约物流成本小技巧:有电商问题到:学买卖 卖家平台
1、慎重选品:首先,卖家在选品的时候就可以把物流考虑进去,因为同等价值的产品,小体积的物流费用会更低,利润率更高,所以在大体积产品和小体积产品之间,卖家应更多的考虑小体积产品。
2、巧妙设计包装:卖家可以参照集装箱的容积,根据定单数量来设计包装。比如一个纸箱一般装l2件,但是一只货柜装不下的话,就可以改成一个纸箱装l5件或20件。再根据集装箱内箱尺码设计纸箱的尺码,研究出一种最佳装箱方案,达到一个最理想状态。
3、熟悉运输路线:
4、于物流机构合作,争夺折扣:不同地域、不同平台、不同体量甚至不同品类的卖家而言,每个月各自支出的运费成本有所不同。因此,一方面,卖家可以寻求低收费的物流商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基于自身的销量和订单,与物流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享受运费折扣,基本的折扣都会在9折左右,而淡季时运费的折扣力度可能会达到8.5折。
虽然说到物流成本第一反应是价格便宜。
但是实际上的成本并不仅仅只是运费。
跨境电商卖家需要考虑到的:1 时效成本 2 丢件成本 3 客户体验成本 4 运费成本
因此,选择跨境物流,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安全性好、可跟踪性强。尽量可以让买家随时了解物品运送状态;
原则二:时效性好,可控性强。物品需在买家期望的运送时间内送达(通常来说买家期望值随着物品价格升高而提高,如果买家可在当地购得相同商品时,买家期望值也会较高);
原则三:服务好、性价比高。在确保不违反第一、第二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物流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跨境物流服务商,而跨境物流模式也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建议可以多看几家,相互比较一下。
因为实在选择太便宜的物流,
不一定能够按时送到客户手里,
那这样的话,可能造成的损失会很大的,
你还是选择物流速度优质的,
又符合你目前公司各个方面需求的,
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物流比较好,
切勿贪小便宜,得不偿失的。
现在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目前来说竞争比较激烈,如何能够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成本是现在的关键所在。
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品牌可以和客户交流自己产品的质量,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品牌只能和客户交流自己的服务。
现在网络发达年轻人基本上都收到过快递,我们收到的快递一般都是四通一达(圆通,中通,汇通,申通,韵达)如果是比较贵重利润比较高的商品也有选择顺丰包邮的。
利润比较高的商品一般会给客户灌输品牌的优势,售后的保障和服务。
我们来分析一下快递公司每年不变的定律,金九银十对快递公司也是适用的,每年一至八月份是快递公司的淡季(农历)。
这个时候是快递公司开发新客户的时间,总公司会给每一个区订业务指标,打个比方上海区这个月要完成两千万的业务指标,上海区老大会把两千万的指标分摊给每个高级经理,高级经理会把分摊到的业务指标分摊给各各经理,经理再把指标分摊给每一个快递员。
这个时候你是做电商的,每天肯定有一定的快递数量,比如每天一百个快递要通过快递公司发,
你是做电商的身边的朋友肯定也有很多做电商的,你是卖鞋子的你的朋友是卖衣服的还有一个朋友是卖袜子的,你们每人一天要发100件快递,如果你们每个人都去找快递公司谈优惠价格优惠不了太多,但是你们三家的货由你一家去找快递公司谈优惠这个价格就能压到很低。
还有一个方法,比如说你想把你的快递全部发圆通,但是圆通的价格每个快递给你要5元,你感觉有点贵,一时接受不了,不要急你先去找中通,申通或韵达他们价格如果也找你要每件5元,可以先找一家发着货,但是你感觉还是圆通服务好一些,可以对外宣称现在发的货是4.5元一件。
有意无意的把这个价格和我想发圆通的但是价格太贵的想法给快递员传达一下。这个时候就可以等着圆通的经理或销售来上门拜访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跨境电商的成本控制策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跨境电商的成本控制策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rquitecturayestructura.com/post/40420.html